-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sociare(社会),意指联合或共享。社会主义的本源就是联合与共享。
- 社会主义更注重联合与共享,注重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资本主义更注重个人与私有。社会主义是为多数人谋幸福的思想体系与价值追求。
- 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性质只能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并且是公开为着人民群众即生产者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革命。
- 社会主义是 思想体系与价值追求、制度体现、现实运动
-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 职业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马克思说我们做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为什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酒下热泪!
- 社会主义说到底就是人民的事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
-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 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 社会意指联合或共享,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追求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
- 社会主义古已有之,这是受剥削者的共同期盼。“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穷人,就有社会主义”。
-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 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的成就就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阐明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也没能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并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 空想社会主义一个憧憬,但是并没有搞明白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实际的途径将这种憧憬化作现实。
- 1516 –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 空想社会主义
- 1848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 科学社会主义
-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 孔子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渴望建立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 洋务运动(器物上的革新) -> 甲午中日海战全军覆没 ->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制度上的革新) -> 变祖宗之法遭保守派强力反对 -> 杀害戊戌六君子 -> 慈禧之变法更为激进
- 慈禧之所以同意立宪,是因为听人说立了宪,皇权便可世袭罔替。九年的立宪预备的结果让世人失望。
- 众人盼望的13人责任内阁,满族占9人,皇族占7人(超半数),汉族仅4人,史称“皇族内阁”。举国哗然、群情鼎沸,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改良道路是死路一条。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对此痛心疾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改良道路一方面受到顽固保守派的攻击,一方面又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革命要求,这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
- 改良道路走不通,唯剩最后一条道路——革命。
- 中华民国的实际统治权在军阀手中,谁有枪谁就有权。
- 1913年3月20日,军阀杀害领导人宋教仁。
- 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运动夭折了,辛亥革命使中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军阀混战。
- 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率先在欧洲发展起来。1579年成立的荷兰共和国,是全世界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
- 1644到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
-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 -> 共产主义社会
-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取得地位之后,自然想要在政治上取得地位。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大陆上相继发生。
- 资本主义的三大进步
- 资产阶级的普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世袭制
- 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代替了封建制度的专制
- 专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资产阶级的人权代替了封建制度的皇权和宗教的神权
- 上述三大进步之结果,即为社会生产力之巨大进步
- “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它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法国大革命不仅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也实现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 资本主义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制度。资本主义是用资本家的资本剥削代替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封建压迫。单从经济上面来讲,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甚至更甚于封建制度。
- 马克思原本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但后来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林木盗窃法案》之公布,使犯案人数激增到三倍,人民群众宁可在监狱中吃牢饭,也不愿意在外饿死。
- 资本主义虽然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生产力,但是,19世纪的欧洲却被世界公认为“饥饿的欧洲”。
- 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两极分化。必然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劳动人民贫困的积累。
-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毛泽东
-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 机器大工业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反而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家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
- 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 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全国经济危机。1836年、1847年相继爆发波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 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为工人的组织、联合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 巴黎公社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的2个月中,短暂地占领了巴黎地区,并意图将革命推动到法国全境,最后由于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而宣告结束。 马克思强调了巴黎公社最具开创性的地方,就是工人阶级终于开始去战斗,并试图建立自己的政权,即“工人们已经清楚地、有意识地宣告他们的目的是解放劳动和改造社会”。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公社,有自己的纲领,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部队,有自己的目的,它向世界证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决心。
- “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在于人民在首次起义之后没有解除自己的武装,没有把他们的权力拱手交给统治阶级的共和主义骗子们;这次革命的新的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马克思
- 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工人阶级领导的,第一次以工人阶级解放为目的的,第一次摧毁了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并是第一次成功建立了新型国家政权的革命运动。
- 1824年,全欧洲最大的企业家、慈善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罗伯特·欧文
- 财产公有,按需分配参加公社的人,必须经过3年的见习训练,成绩优良者才能被接纳为正式社员。
- 欧文的伟大试验是在资本主义汪洋中的一座孤岛,又不可能与世隔绝,除了一部分共产主义的忠实信徒外,公社还吸收了很多的投机者和冒险者。欧文短暂离开公社的期间,公社迅速陷入混乱,两年之内制度变更高达七次,每次变制都有一部分社员离开。公社最终人心涣散,耗尽了欧文的全部资产,土崩瓦解了。
-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孤立试验难逃空想的窠臼。
- “欧文,一经踏上革命的道路,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游得越久,就变得愈坚决。”——马克思
- 空想社会主义自16世纪诞生以来,经过3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产生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基础,论证了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是唯心史观。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无法找到实现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
- “他们(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终究是属于一切世代的最伟大志士之列的。”——恩格斯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
- 1831年10月,里昂6000多名织工为增加工资举行斗争。他们提出“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11月21日起义后一度控制全城。12月初被政府军镇压。1834年4月初,里昂工人再次起义,明确提出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口号。起义被资产阶级镇压。两次里昂工人起义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人武装起义,标志着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英国宪章运动
-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制定了《人民宪章》要求普选权,让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运动迅速遍及全国,三次达到高潮,有数百万人参加,但三次请愿书均遭国会否决,工人之集会、游行、总罢工和抗暴斗争也被镇压,领导人被逮捕和处刑。这次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1844年6月,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爆发了以反对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压迫剥削为目标的武装起义。三千多起义工人捣毁厂主住宅、厂房机器、货栈,焚毁票据和帐册,并和政府军进行血战。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它表明德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唯物史观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
-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
- 判断空想和科学
- 是否符合客观、是否符合规律、有没有可能实现
- 要实现理想需要有具体的路径
- 仅仅从道德和情感出发是不可能改变一个社会的
- 尽管我们对资本主义充满着道德和情感的憎恶,但是我们要郑重申明,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又绝不是从所谓道德和情感出发的。——卡尔·马克思
- 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的时候,它就会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有新的生产关系来代替它。
- 从空想到科学的差距:规律、客观、实现途径(谁来领导社会变革、依靠谁进行社会变革、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变革)
- 真理都是相通的。
- 如果仅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却找不到实现的方法和路径,那么理想将永远只能是理想,没有办法实现。
-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 空想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不是从规律、客观出发的。
- 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 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
- 含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制、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第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 第二,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 第四,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 第五,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第六,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第七,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八,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第九,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 卡夫丁峡谷(Caudine Valley)
- 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fork)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 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新曙光。
- 巴黎公社革命未能开辟一个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新阶段,其后的工人运动并未继承巴黎公社武装夺取政权打碎旧国家机器的传统,而是以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形式为主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资本主义政治得到发展,工人的经济政治状况有所改善。
- 十月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的开端。由于“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各国阶级矛盾激化,加之十月革命的鼓舞,因此形成了战后初期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潮。
- 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此之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成为了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 为什么是俄国率先跨越?
- 必须放到整个世界背景来看。俄国虽然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但从世界史的角度看问题,俄国的十月革命又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都是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开始演变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突出发展到相当激烈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大的历史趋势下发生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大前提,俄国的革命,就根本无从谈起。
- 资本主义发展
- 第一阶段为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 第二阶段为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 第三阶段为1760s-1870s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蒸汽时代)。第四阶段为电气时代。
亚当斯密式的资本主义,叫自由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再发展下去,必然是灭亡。为了自救,加上了很多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现在的资本主义多是混合资本主义。
传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传统社会主义也必然灭亡。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
- 一、原始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发展到第-阶段是亚当斯密式的资本主义,叫自由资本主义,又叫原始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理论是肤浅的,有两个最基本特征,一个是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最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迷信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第二个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竞争、弱弱强食的自然法则。
- 推行这种原始资本主义的的两个明显后果是:一方面造成生产无政府状态和浪费,产生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另一方面造成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激化,造成社会剧烈动荡,不但危及穷人的生存,也危及富人的生存。
- 二、帝国主义
-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中期阶段。为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凯恩斯主义逐渐认识到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国内进行资本垄断整合,对穷人放松绳索,另一方面加紧资本扩张,力求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不惜以战争的手段建立海外殖民地,缓合国内矛盾,扩大国际矛盾,获取更大的资本,两次世界大战正是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的生动写照。
- 结果是验证了资本主义扩张整合的失败,并摧生了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俄国、中国式社会主义革命。整个国际资本陷入生死的困境,摆在资本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固守资本教条诱发革命走向灭亡,另一条是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良,放弃资本利益最大化,学习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和民生概念,结果是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 三、混合经济
- 混合经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外因和资本主义衰落的内因矛盾转化的共同结果。以罗斯福新政凱恩斯主义等为标志,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也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混合,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是国营与私营的结合,是资本与福利的相结合,是市场独占和共享相结合,资本主义似乎进入共产主义前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共同体,以及国有化、福利化浪潮就是生动写照,此时此刻,自由资本主义好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 四、新自由主义
-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四阶段,是资本主义回光返照阶段。
-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总会有曲折,没有曲折的故事是不完整的。当人类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东西方的事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正当资本主义穷途末路的时侯,二十世纪中后期世界矛盾发生了风云突变。
- 俄国传统社会主义的负面逐渐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特权势力己不再满足权力欲、高工资等特权,他们频繁向资本主义送秋波,由进步变成反动,由革命变成反革命,形成一股强大的逆流。
-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同俄国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以他超人的智慧,洞察一切的目光,看出了传统社会主义灭亡的预兆,他以大无畏的勇气采取措施,发动世界性的文化革命,试图挽救社会主义的失败,并给予资本主义以致命的一击,遗憾的是,主客观原因都有,最终没有成功。事物的辩证法就是这样,事物矛盾主导方面一旦易位,就会朝相反方向迅跑。中国农村一下子由大生产方式回到小农生产方式,中国城市朝资本主义第一阶段高歌猛进,由大生产倒向小生产。连权力层试图守往资本主义第三阶段的意图也遭失败,新自由主义异军突起,主导了世界潮流。
-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老自由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复活,其共同基本理念是原始资本主义。不同点之一在于老自由主义是从社会基础出发由下向上扩张资本的,每前进一步都艰苦卓绝,而新自由主义是凭借国家权力直接从上至下瓜分财富与资本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不同点之二在于老自由主义希望民主,害怕强权,而新自由主义是乐于强权的存在,把强权当做爪分财富第一利器。
一些问题的集合——
-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是帝国主义?
- 帝国主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帝国主义?是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工业品吗?帝国主义发展到最后,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吗?
- 两次世界大战正是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的生动写照。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两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发展造成的结果吗?
- 什么是凯恩斯主义?
-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 资本主义的几大革命是什么?
- 什么是渐进式社会主义?
-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深层内涵是什么?
-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有软弱性?这种软弱性是从哪里来的?
- 什么是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内容?
-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特征是什么?